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廣告評論


       一則好的廣告,要具備(AIDA)的原則。首先是能引起讀者注意,內容、構圖等能令讀者產生興趣,另外,廣告要引起讀者購買的慾望,最後,更要令讀者作出購買的行動,綜合來說就是搶眼、生動和簡明
        這廣告為商品推廣廣告,主題是能得利品牌的荔枝味糖果,廣告設計者分別選用了圖像、文字及獎品去提昇消費者的注意和購物度。我會從主角、文字、色彩三方面作出評論。
        首先在文字方面,廣告生產商別出心裁地為其產品作出標語創作:咁有果味 就係能得利﹗其標語是以熱愛充滿水果甜味的消費者為中心,反映出糖果在我們品嚐的時候都會充斥著果味,如果你是同類熱愛荔枝水果味的糖果,這款能得利的糖果一定合你心意。其標題亦採用了押韻的語言技巧,如「味」「。在文字方面的設計,設計者利用了棗紅色和白色的配疊,來突顯出字樣,而所選取的紅白顏色配疊很切合產品的主題顏色(紅和白),猶如荔枝的紅色果皮和白色果肉。 而在版面下方的文字為消費者購下產品後,有機會能得到的獎勵。設計者選取了為三原色(紅黃藍)其中一色的黃色,以鮮明度和透明度的色彩去引起消費者目光, 並留意獎品,從而因有獎品而購得產品,以大部份消費者愛貪便宜的消費心理作為目標

        第二在主角方面,在畫面中以突出搶眼的一橦糖果佔畫面最大面積鮮彩度高的紅色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另外,在那橦糖的頂端,也被放置了分別三顆糖果,糖的四周被水狀物體色和一顆顆露出白肉或還裹著皮的荔枝圍著,說明此款糖果為荔枝味的,令人聯想到那是我們嘴嚼時的唾液,會因它而充斥著濃郁的荔枝香味,吃糖時如同在吃荔枝,突出產品的特點,令人垂涎三尺﹔再者,有水狀物體在糖的四周輔助下,顯得物像充滿立體感,彷彿就如我們的眼前,伸手能及,能採用合適的圖像以配合銷售貨品,並達到搶眼的效果,提高了消費意慾
        第三,在色彩方面被選取為背景的顏色為有濃淡設計的紅色,這樣不僅切合了主題,還容易令人聯想起其產品的荔枝芬芳香味,是一舉兩的好方法。而下方的獎品版面亦有著心思設計。設計者利用深紅色作出對比,並在色塊上印上鮮紅色的熱帶草和袋鼠圖案,令消費者能立即聯想到獎品都與澳洲的熱帶地方有關。
       由於這平面廣告中僅僅利用簡單而搶眼的裝飾及字句,那生動又突出的表達方法,既合乎平面廣告的設計原則(AIDS),又能突出其貨品的強項,以消費者為中心,引起讀者注意和興趣,令觀察者能朝着圖的物像進行聯想,簡潔易明的表達方式能使觀察者能便於取得訊號,因而對其產品產生購買的慾望挑起並驅使了讀者去買。從而,作出購買的行動。

       若果我有機會能為其廣告作出一些改善,我會從背景方面開始。由於現在的背景都被一層紅色的幕渲染着,看得久了,眼睛很累,很不舒服。若有機會,我會把背景顏色改成白色、淡黃或淡綠等新鮮的顏色,以令畫面更豐富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現今社會,許多人認為,財富與成就成正比,財富越多越有成就。》


      科技的發達如古老大鐘般早已在舊世紀中不停地轉動,不斷地發展,日新月異的新發明,進駐人民的生活,慢慢跟隨着步伐得到改善。有的人因錢財而財富起來,有 的人因成就而富起來﹕前者只單純以身外物而被稱為富者﹔後者卻因為人民,甚至世界付出了,而得到了精神上的財富。只單純因有大量錢財的富裕,很容易因不同 的因素而有變數,相反,精神上的富有並不因而變質。因此,我認為越富有的人並不等於得到更高成就,擁有精神上的富有。

        孔子,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哲學家,儒家的創始人。其開創的儒家一系思想是從前中華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超越國界,在東亞一帶傳播 久遠,併為西方所關注,對中國及部分周邊國家的社會及民眾各方面的發展均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雖然他深受當時的人民,甚至君主的尊崇,但其生活仍不因而富起來,他一生清貧,經常要靠他的弟子去接濟捉襟見肘。縱使他不富有,但他的涵養學識和受人尊崇的社會地位,並不因而受到影響,更被譽為是一個有高尚氣節的君子,地位超然。於中國文化中得到了不凡成就的萬世師表,得到了精神財富,他的成功卻一點也沒有跟錢財掛勾。

    出於不貧困家庭的德蘭
修女,並不因她的身世而受到世人敬仰。正當加爾各答霍亂病盛行時,由自己帶領修女們前往難民區,把患病的人從難民中搬出來,她不顧自己安危地付出極大的體力,愛心和勇氣,一直為難民和患者工作了二個月﹔甘愿到一些窮困的地方做侍奉,到印度幫助貧者,她收養很多的棄嬰,幾乎辦起了育嬰所,從不拒絕窮人把養不起的孩子送來﹔亦一邊傳教,一邊關懷照料窮苦的人民,徹夜不眠地照顧這些弱小的生命她受世人廣識、敬重推崇、得到一个較高的社會地位也正是因為她這種忘我捨己的精神。這證明了有成就的人受到別人的推祟都不因為他們金錢上的富裕,而是心靈精神上的富有、貢獻。
   

科技的成長亦如草原中的野馬不斷馬不停蹄地快速改善,縱使有更多的人富起來,得到世人永遠的推祟及仰慕的,也只會因為精神上的富裕、成就,而非單純的錢財,故此,我不認同越富有的人並不等於得到更高成就,擁有精神上的富有。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文憑試有感》


       我總會把每一件事件給我的味道都記起來,不管是人或是事。尤其在發白日夢時思緒放蕩,或在輕談屬於自己的大小經驗之時,眼睛能依稀映着往事,猶如被輕柔的淡霧包圍着電影倒帶舊事回顧是我的記憶庫打開的象徵。
       我心牽着上年度拿起成績表的自己,猶如手心抱着一隻已失去生存目標的白鴿,我知道我浪費了很多的學習機會,儘管我能升級,這樣的分數仍然我不足夠讓我完成屬於自己的夢想。
       正想着文憑試的我,四周都被一層薄薄的黑煙冉起渲染着。電腦屏幕散發出來的光,牽連着一陣又一陣的煙霧:兩團煙霧分別從兩個各自擁有不同性別和慾望的嘴巴 吐出來,由最初很多很多蠻快的吐滿整個空間,連對方的頭也看不見,到慢慢消失,清晰能看見彼此,眼睛得到了聚焦的對象。
       文憑試是一次讓我能辨別自 己能力的機會,是一個可以從此改變自己將來、命運的冀望。學生們都依憑着自己對未來一個接着一個的完美幻想、慾望,以成為專注學業、全力以赴的因由。付出 的努力一直在積蓄着,成果彷彿是一朵瘋狂吸取需要的營養,一直蓄勢待發,含芯待放的花蕾,只要養份充裕,成功開花就能得到結果的機會,有明確而堅定的目標,爭取到自己希望得到的。